终端用户公有云支出突破7000亿美元 全球云市场回暖势头持续

tamoadmin 0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经历过去几年的飞速增长后,全球云市场似乎已让位于风头正劲的AI,渐趋沉寂。驱动云计算需求的增长动力还有多少?这受到市场关注。

终端用户公有云支出突破7000亿美元 全球云市场回暖势头持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日前,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最新预测,到2025年,全球终端用户在公有云服务上的支出将从2024年的5957亿美元增长至7234亿美元,实现21.5%的增长。这也意味着 ,全球终端用户在公有云服务上的支出将持续攀升。

  对于增长原因,Gartner研究副总裁Sid Nag分析指出,AI在IT和业务运营中的广泛应用,正不断凸显云计算在支持业务运营和实现业务成果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云计算用例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分布式云环境、混合云环境、云原生环境以及跨云框架支撑的多云环境日益受到企业和机构的关注。

  “AI的发展实际上快速驱动了企业对云的需求,因为AI本身需要大量的算力***,企业需要大量部署或租用云服务,来为企业使用AI提供底层环境。”Omida资深首席电信分析师杨光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据Gartner测算,到2025年,云市场的所有细分市场都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到2027年,90%的企业机构将***用混合云。

  生成式AI拉动云需求

  AI大幅促进了全球云市场的增势,其中,生成式AI无疑是最主要的推动力。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日前撰文指出,自2022年年底ChatGPT发布以来,全球大型科技企业不断升级大模型版本。尽管公有云和私有云都可用于基础大模型训练,但基础大模型在训练时一般需要调动万颗以上GPU,需要极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国际领先的基础大模型通常使用公有云训练。

  Sid Nag也于今年年中表示,由于通用大模型被不断创造出来以及规模化交付生成式AI应用的速度加快,生成式AI预计将成为推动公有云支出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

  市场情况也验证了这一预测。据天风证券最新统计,云资本开支方面,在生成式AI的强力推动下,全球云服务支出已连续第四个季度同比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企业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的支出为840亿美元,环比增长了23%。

  而这一推动力,在中国市场表现得尤其明显。2023年年末,囿于企业业务整体收缩等因素,中国公有云市场增长势头开始明显放缓。但随着AI大模型和智算服务拉动,中国公有云市场在2024年回暖。IDC《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4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IaaS+PaaS市场同比增长8.0%,环比增长3.8%。

  IDC中国企业研究部研究经理崔婷婷表示,随着互联网等科技密集行业在AI相关领域的投入增加,公有云整体市场提振信号明显,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触底反弹。其中,IDC研报指出,2024年上半年,AI大模型的热度不减,互联网云厂商在前期研发和市场共创的投入基础上,加强了AI与行业场景相结合,注重投入产出比考核,使得市场收益回馈得到提升。

  AI的加持也同时增加了云厂商在AI领域的竞争力。IDC中国研究总监卢言霞认为,2024年,中国大模型市场几乎每个季度都在发生巨变。在未来的竞争中,云厂商凭借其持续投入与生态扩张能力,有望再次成为AI领域重要驱动力量。

  从公有云到混合云

  细窥最新一轮云的增长,企业对云需求的场景正在变得复杂。从传统单一的公有云或私有云部署,正在进入多元灵活的混合云时代。

  顾名思义,混合云是一种涵盖公有云、私有云、边缘云在内的混合计算环境。记者向多家企业了解到,混合云能将公司的内部 IT ***与第三方云提供商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集成在一起。借助混合云,企业可以存储数据并跨多个环境运行应用程序,帮助企业配置、扩展和集中管理计算***。

  《商业调查研究》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混合云服务市场规模为922.8 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2688.3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14.3%。

  杨光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上云后,需求不再呈现统一状态,而是趋向于个性化、碎片化定制,这让混合云的市场需求更为旺盛。

  在此背景下,中国市场同样成为混合云增长的代表。IDC中国云基础架构研究经理张犁表示,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和复杂的客户需求,造就了混合云基础架构在中国云计算市场的蓬勃发展。该架构可以通过技术提供商在大规模公有云方面的运营实践,帮助客户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构建灵活可控、兼容并蓄的云基础设施。

  IDC研报显示,2023年中国混合云整体市场规模达887.9亿元人民币。整体市场收入近70%来自中国头部的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其他收入则分布于中小型云服务提供商。同时,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工业、金融、制造等传统行业。

  以银行业为例,混合云模式受青睐的原因在于,银行能够将关键的银行流程和应用程序迁移到私有云以提高安全性。同时将非关键应用程序迁移到公共云,以提高敏捷性和成本效率。

  目前,2023年中国混合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452.7亿元人民币。混合云基础设施主要由硬件和云管理软件构成,占中国混合云总体市场的50%以上。IDC指出,中国行业客户对于混合云基础设施的需求还处于较高的水平。

  长期增长趋势向好

  如果说全球云终端需求的攀升预示了云市场的整体回暖,中国云市场无疑仍有长足的发展动力。IDC最新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国云终端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云终端市场出货量达到166.3万台,同比增长22.4%。销售额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均超预期。

  其中,基于公有云服务部署的云终端市场出货量为52.8万台,同比猛增66.8%,传统私有云服务部署云终端市场同比增长仅8.9%,销量达到113.5万台。

  此外,边缘云的增长也不可忽视。IDC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边缘云市场规模总计5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达到21.0%。其中,边缘公有云服务、边缘专属云服务、边缘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分别达到30亿元、9.7亿元和15亿元。

  “考虑到AI大模型仍在比拼算力投入的训练期,云市场在一段时期内的增长趋势仍然确定。”杨光表示,AI大模型需要大量的GPU、TPU等算力***进行训练与推理,这需要云服务商提供强大的异构计算服务来满足,这将成为带动云市场的一大动力。

  不过,在云产业内部,此消彼长的格局也已出现。对此,单志广指出,在经历了快速增长期之后,近年来我国公有云市场增速逐步放缓,已低于全球平均增速。与全球趋势对比,我国公有云市场不仅份额小,发展动力也不足。

  在单志广看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最积极使用公有云的互联网行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趋缓,而政企领域更加偏好私有云、混合云。单志广指出,私有云过多将导致我国算力产业和软件服务业碎片化,对未来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以及新质生产力整体提升都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整体来看,生成式AI、混合云、边缘云需求的持续上涨,使得中国云产业的基本面仍得到市场青睐。杨光表示,中国云市场未来仍有充足上升空间,但在细分市场可能会有份额调整。

标签: #市场

上一篇沃尔格林-联合博姿盘中异动 大幅上涨5.14%报10.23美元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