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2万亿赛道沸腾!

tamoadmin 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国航天领域传来一则好消息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消息,6月23日,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本次试验是目前国内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最大规模的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也是国内自主研制的深度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在10公里级返回飞行中的首次应用。

重大利好!2万亿赛道沸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次试验为2025年如期实现4米级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了技术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此前表示,研制4米级、5米级可重复使用火箭意味着我们在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更进了一步。

  当前,中国商业航天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由0.8万亿元增长至1.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3%;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将达2.3万亿元。

  重大成功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消息,6月23日,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

  下午1时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8米直径的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新技术验证箭竖立在场坪发射台上,3台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点火,喷出蓝色尾焰,箭体上升至约12公里高度,中心发动机调节推力,火箭受控下降,在距离地面50米处,四条着陆腿展开,随后火箭缓速下降,高度趋近于零,稳稳落在回收场坪,实现定点垂直软着陆。

  本次试验是目前国内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最大规模的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也是国内自主研制的深度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在10公里级返回飞行中的首次应用。

  试验全程用时6分钟左右,火箭经历了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减速下降、缓速下降五个阶段,实现“起得来、控得准、展得开、落得稳”。

  试验全面验证了3.8米直径箭体结构、大承载着陆缓冲技术、大推力强变推可复用发动机技术、双低温增压输送技术、返回着陆的高精度导航制导控制技术及健康监测技术,为2025年如期实现4米级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了技术基础。

  液氧甲烷发动机为火箭提供动力。低温的液氧、甲烷推进剂在充分燃烧后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仅清洁环保,还没有结焦积炭问题,有利于发动机的重复使用。同时,甲烷制取成本比较低,适应火箭商业化发展方向。

  着陆缓冲系统是火箭软着陆的关键,四条着陆腿里的缓冲器可以吸收掉箭体着陆时的动能和势能,使火箭平稳着陆。

  本次试验飞行剖面的顶点为海拔约12公里的平流层。后续,研制团队将开展重复使用运载火箭7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基本覆盖火箭一子级飞行剖面,向着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目标再迈进一大步。

  影响多大?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伞降回收、伞降加气囊、有翼水平回收等方案各有所长。垂直起降回收是在火箭原有外形上进行改进,增加了栅格舵、返回控制系统、着陆缓冲系统等,使火箭一子级得以重复利用,进一步提升火箭运载效率,降低人类进出太空的经济成本。

  为适应商业航天市场需求,我国正抓紧研制4米级、5米级可重复使用火箭,***分别于2025年和2026年首飞。

  王巍此前曾表示,可重复使用火箭是未来太空探索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它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技术难度大和更加环保等特点。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题,还需要探索攻关新的材料、结构和控制方法等。研制4米级、5米级可重复使用火箭意味着我们在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更进了一步。

  当前,中国商业航天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日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共完成26次商业发射,发射成功率达96%;共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

  商业航天,是指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涵盖卫星发射、太空旅行、太空***开发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降低太空探索成本,提高航天技术的普及程度。

  从2014年国务院首次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的指导意见,到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工作报告。10年间,从国家部委到各地***,相继发布政策文件,鼓励商业航天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共发生融资约170起,合计披露金额超185亿元。

  2万亿赛道大爆发

  作为航天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航天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多方面均有积极推动作用,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发展空间广阔。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由0.8万亿元增长至1.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3%;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将达2.3万亿元。

  目前,北京、上海、海南、安徽等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提出,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

  蓝箭航天火箭研发部总经理、朱雀三号火箭总指挥戴政认为,预计未来两到三年,我国商业航天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开始,卫星互联网星座将迎来高密度组网,与此同时,我国的可复用火箭技术也将迎来突破。

  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以SpaceX为鉴,我国航天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星座的建设、大运力低成本趋势正引领商业航天开启新时代。我国航天产业快速发展也对我国火箭发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低成本、大运力已成为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

标签: #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