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派克斯研究院
2200年前,项羽乌江自刎。
死前,项羽没有怪他的兄弟不拼搏,反而说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现在,项羽的宿迁老乡刘强东似乎也被逼入绝境。
这一次,兄弟们就没有那么好运。
21世纪,能决定双方是不是兄弟的,除了血缘,还有业绩。
2024年,刘强东做了个补充说明,不拼搏的不是我兄弟。
当然这不怪刘强东。
毕竟我东哥是脸盲,记不清兄弟长什么样,很正常。
坦白讲,京东开始搞内卷、搞狼性文化,实在也无可厚非。
因为对家拼多多的员工战斗力实在太强。
红线:拼多多股价 蓝线:京东股价
数据来源:雪球
在拼多多最新的财报里,最让刘强东眼馋的,恐怕不是营收和盈利的大增,而是拼多多恐怖的经营效率。
剔除期权激励后,24年1季度,拼多多的人员费用只增长了不到6个亿。
仅仅一年时间以及6个亿的成本增幅,拼多多就做出了营收300亿的Temu。
一不添枪、二不添人,拼多多却能兵分两路,齐头并进。
相比之下,京东的人员费用同比减少了约8个亿,而创新业务的亏损却超出市场预期,达到了6.7亿。
本是降了,效却没增。
两家公司的经营效率,确实有着档次上的差距。
我都用上化肥和拖拉机了,你还在一锄头一锄头地耕田。
因此,刘强东搞狼性训话,也算情有可原。
不过,这种训话可能没什么用。
京东和拼多多的差距,不是差在午休多一个小时,也不是差在考勤不够严格。
即便京东的员工从现在起不要命地艰苦奋斗,卷到让刘强东改口管他们叫义父,京东也未必能反超拼多多。
2
战术的成功,不能掩盖战略的失败。
就像项羽赢下了每一场战斗,却输掉了整个战争。
商业世界也一样。
企业到了一定级别以后,其实拼的是企业家的认知。
有人说,京东的暂时性失败,是因为它选择***中国的中产变多;而拼多多的阶段性成功,是因为它选择***中国的穷人变多。
这确实是事实,但太肤浅。
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拼多多在美国照样能成功,也无法解释为什么黄峥每次创业都能获得成功。
拼多多得以成功的秘密,藏在黄峥2017年写的一篇公众号文章里。
尽管那时拼多多还没成立,但这篇文章,是拼多多成功真正的心法。
这篇文章,叫《把资本主义倒过来》。
黄峥在文章中说,保险,是资本主义的极致。
因为保险的本质,是抗风险能力弱的穷人,向抗风险能力强的富人,购买抗风险能力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资产是从穷人向富人转移的。其结果,就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同时,它也放大了资本的力量,让“有钱=更安全”成为全社会的刻板印象。
随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消费与供给势必出现错配,随之伴生的,就是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
再推一步,就是全人类级别的大灾难。
比如1929年,美国大萧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
随后,就是民粹主义抬头、******上台。最后在1931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商业正常运行-贫富差距扩大-周期性经济危机-世界动荡,这个传导链条,似乎成了资本主义无法跳脱的怪圈。
那这样的问题有解吗?黄峥认为有。
解法,就是把资本主义倒过来。
黄峥设想了一个模型:
***设有一千个人在夏天时就联名向厂商说要买羽绒服,那工厂肯定愿意给这些人以30%的折扣。
因为工厂在这笔交易中获得了需求的确定性,工厂甚至可以以这种确定性为筹码,进一步压低来自于上游的成本。
那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富人在花钱向穷人购买一个“你确定要消费”的保险。
其结果,就是富人向穷人买保险,促成了“把资本主义倒过来”的结果。
当然,这个模型还有很多问题。
比如你怎么找到一千人去联名,怎么保证交易双方没有欺诈,怎么对双方做信用筛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有了拼多多。
明白了这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黄峥的公司会叫“拼多多”,为什么公司的口号是“拼得多,省得多”,为什么拼多多会选择依靠微信裂变获得***用户,又为什么拼多多到了海外,依然要以“Team Up,Price Down”为口号。
拼多多的成功,不是什么黄峥***中国经济下行,而是黄峥找准了资本主义的麻筋,这才能无往而不利。
它能靠6亿的员工投入增幅,做出300亿的Temu。本质上,是因为它在做正确的事。
就像一道数学题,你用错误的公式,那哪怕花上十倍的时间,也得不到正确答案。
而京东如果只学其行,不学其神,光在内卷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那或许短期上能把利润率做上去几个点,但终究难挽颓势。
就像项羽,在他选择开历史倒车、搞分封制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输了。
3
在不同的价值观下,阿里、拼多多、京东开始做不同的事。
阿里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以阿里做的是平台,撮合商家和用户成家。
拼多多要“拼得多,省得多”,所以拼多多的核心优势是拼单+白牌,本质上还是平台。
京东要“多快好省”,既要又要还要,于是只能做自营,同时重资产做物流。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京东的发展举步维艰。
比如京东不是不知道便宜的重要性,但为什么面向下沉市场的京喜就是干不过拼多多?
因为拼多多的合作商家是白牌商家,全是小微企业。
企业规模不同,税点不同,小微企业的的价格天然就比京东有优势。
另外,拼多多统筹了大量短期冲量的线下渠道。
A渠道便宜,就推A;A渠道卖完了,再换B渠道。
也就是说,国家和渠道都在帮拼多多打低价格。
而京喜却主要只能靠补贴的方式打低价格,价格战的成本明显更高。
又比如海外。
海外电商,是最公平的竞争。任你淘宝拼多多在国内称王称霸,老外一概不知。
而现在,中国电商在海外的四巨头,是拼多多的TEMU,是阿里的速卖通,是抖音的TikTok,是新贵Shein。
京东?查无此人。
为什么呢?
以阿里为例,阿里的速卖通真的在践行其“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价值观。
速卖通链接了国内成千上万的中小型工厂,以半托管或全托管的模式,帮助它们将产品卖到海外。
海外的消费力,中国制造的供给,速卖通在中间促成了双方的成交。
而京东在海外失去了自己的物流与供应链优势,过去自营平台的经验一点也用不上,瞬间手足无措。
“多快好省”,一个不占,那怎么玩?
这里头的差距,往小了说,是自营模式与平台模式的差距;往大了说,是企业格局的差距。
这个差距,绝对不是员工午休少一个小时,或者打卡考勤查得更严可以弥补的。
马云思考的,是如何提高商业世界的运行效率。
黄峥思考的,是如何用商业手段解决资本主义的劣根性,如何让富人心甘情愿地向穷人让利。
而京东思考的,是“多快好省“,是如何提高自家的竞争壁垒。
三巨头的格局差距,一目了然。
现在,一开始就放眼星辰大海的拼多多,持续乘风破浪。
被傲慢蒙蔽双眼的阿里,已经幡然醒悟。马云在内部信中强调,不要追赶KPI,而是要认清自己,重回客户价值轨道。
而京东,似乎还在“多快好省”的框架里不断打圈。
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我想,乔布斯的原意,一定是企业家应当通过商业行为去创造社会价值、去解决经济运转的顽疾、去引领全人类的进步。
而不是把员工的午休时间,从两个小时改成一个小时。
标签: #京东